黄瓜视频成人app,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互换娇妻呻吟hd中文字幕

登錄/注冊后您將獲得:
政策推送
個性化推送政策信息
政策查詢
海量官方政策原文信息
企業查詢
快速查詢企業
數據導出
支持政策信息數據導出
400-086-8855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資訊 > 關于印發《2024年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關于印發《2024年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4年03月06日 18:05:30 發布部門:贛州市科學技術局 收藏

  關于印發《2024年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領導小組,市政府有關部門,市屬、駐市有關單位:

  現將《2024年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領導小組

  2024年2月27日

  2024年贛州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總書記 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實施科教強省戰略,扎實推進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區域科研創新中心建設,全面開展科技創新賦能行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2024年,全社會研發支出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穩中有增,綜合科技創新指數前移1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5%。省科學技術獎居全省前列。新增國家級研發平臺和創新載體2個、省級研發平臺和創新載體20個,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500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0家、培育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20家,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0家、“小巨人”企業10家。引進培養產業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300個、產業急需緊缺人才6000名。專利許可備案數達100件以上,專利權質押融資額達15億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啟動科技成果轉化年,升級科技成果轉化力

  1.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產業集群分中心。

  以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為核心,加快組建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現代家具、鎢新材料及應用、電子信息、鋰電新能源五個產業集群分中心,圍繞各縣(市、區)主導產業打造N個各具特色的成果轉化平臺,完善科技成果、高價值專利征集、登記、中試產品化、產業化服務體系。聚焦贛州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7510”行動計劃,開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咨詢決策,實現技術方案落地,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主動布局重點產業小試、中試及其成果產業化應用。〔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贛州高新區、贛州蓉江新區管委會〕

  2.建設科技成果

  聚焦我市重點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圍繞尖端產品創制、概念產品試制、緊缺產品研制等中試需求,建立服務產業發展的孵化和中試基地,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加速產業化。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科技成果孵化和中試基地。〔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贛州高新區、贛州蓉江新區管委會〕

  3.引導資本助力成果轉化。

  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成果轉化分中心共同發起設立子基金,重點投向優質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顛覆性技術項目、未來技術項目,以及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企業。〔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政府金融辦〕

  4.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建設高標準技術市場服務體系,支持創建國家和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鼓勵國內高校、科研院所來我市共建技術轉移中心。建立科技成果常態化征集、發布和對接機制,組織開展市內外科技成果對接活動5次以上,促進科技成果供需精準匹配,推動更多科研創新成果在贛州轉化。依托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和產業集群分中心,完善成果評價的專家評審機制和市場評價機制,提升科技成果供給質量和轉化效率。側重引入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等,用市場發現價值的邏輯來判斷成果,用愿不愿意投貸、成果轉化為產品是否有市場、是否能產生銷售和利稅等作為評價依據。〔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贛南科學院,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贛州高新區、贛州蓉江新區管委會〕

  (二)聚焦市場創新主體,升級企業創新競爭力

  5.加強龍頭企業扶持培育。

  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五鏈”深度融合,通過梯次培育、分類施策、數字賦能、技術升級等方式推動龍頭企業向“鏈主”企業發展,培育一批在產業鏈有重大影響力、引領力、帶動力的“鏈主”企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推動金融資源向科技創新屬性強的重點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傾斜,在企業增信支持、上市輔導、人才服務等方面給予精準支持。力爭新增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0家,“小巨人”企業10家。〔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委人才辦、市政府金融辦〕

  6.加快創新企業梯度培育。

  構建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為標桿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系。重點培育獨角獸、潛在獨角獸、種子獨角獸、瞪羚、潛在瞪羚企業,持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500家,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00家,培育獨角獸(潛在、種子)企業1家,瞪羚(潛在)企業20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稅務局〕

  7.支持企業數字融合發展。

  推動贛州區塊鏈產業園二期建成運營,開展一批5G、工信安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大數據應用試點示范。高質量開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加快家具、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支持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引導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力爭新增上云企業8000家,新建5G基站3000個。〔牽頭單位:市工信局;責任單位:市委網信辦〕

  8.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加大企業研發投入激勵,對規范建立研發投入輔助賬,且研發投入達到一定條件的企業,支持競爭申報“研發投入持續引導項目”,并納入全過程管理簡政放權范圍。引導營收超1億元的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經費、產學研活動、發明專利和新產品全覆蓋,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加計抵減等鼓勵創新稅收優惠政策。打破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孤島,加強統計、科技、發改、工信、稅務等部門間的工作協同,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定期將科研立項情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情況、行業月度快報情況、統計數據反饋情況抄送共享。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超過40%。〔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統計局〕

  9.支持央企國企創新發展。

  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稀土集團的溝通聯系,推動相關問題和政策訴求得到落實。舉辦央企消費幫扶聚力行動,立足贛南革命老區做好差異化文章,打造一場高質量的消費幫扶盛會。推動央企援贛工作,吸引更多央企項目落地,爭取央企加大對贛州的投資力度。〔牽頭單位:市國資委;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商務局〕

  (三)優化創新資源布局,升級重大平臺引領力

  10.

  繼續完善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周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服務保障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爭取稀土全國重點實驗室和有色金屬、生物醫藥省實驗室獲批組建。聚焦稀土產業特色優勢領域,聚集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稀土集團、江西理工大學等骨干力量,加快完善稀土技術創新體系,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稀土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探索生物醫藥國際前沿領域,推動贛南醫科大學、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青峰藥業等單位加快推進“12345”醫藥創新工程,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衛健委、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章貢區人民政府、贛縣區人民政府、贛州高新區管委會〕

  11.發揮

  聚焦贛州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技術創新需求,提高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支持企業建設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檢測檢驗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推動先進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發揮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作用,促進稀土產業相關技術創新成果中試孵化、工業化生產。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組建一批創新平臺、促進一批技術成果產業化。力爭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企業技術中心15個、省技術創新中心或重點實驗室5個、省工程研究中心3個。〔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信局〕

  12.打造生命健康領域創新平臺。

  加快提升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四大中心、六大專科”建設水平,積極申報建設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省級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縱深推進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和15個縣域網格化構建業務融合、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高效管理架構。聯合實施“科技+醫療”計劃項目,支持我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科研工作,引導中、西醫科研項目聚焦臨床轉化,滿足民生領域科研需求。〔牽頭單位:市衛健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13.構建各具特色的創新高地。

  促進贛州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贛州高新區“一區三園”管理改革,支持贛州高新區建設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力爭贛州高新區排名進入全國前100。高標準建設贛州稀金科學城(科創城),引進永磁電機龍頭企業,做大永磁電機等后端應用產業。高質量推動氟鹽新材料產業發展,打造氟鹽新材料科研創新高地。推進創新型市縣建設,以信豐縣實施國家級創新型縣建設為起點,深化創新型縣(市)體系建設,培育一批縣(市、區)創建省級創新型縣(市、區)。〔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贛州高新區、贛州蓉江新區管委會〕

  (四)直擊產業發展痛點,升級技術攻關硬實力

  14.優化重點研發計劃布局。

  圍繞提升7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每年實施若干“揭榜掛帥”制項目,組織全國范圍的優勢創新資源解決關鍵技術難題。聚焦5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技術需求,以“定向指南”方式鼓勵科技型骨干企業組織開展技術攻關。緊扣各縣(市、區)主導產業和首位產業創新發展需要,以“自由競爭”方式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探索積累。強化成果轉化導向,項目承擔單位和揭榜單位須將研發成果轉化為樣品、樣機、中試線或新產能、新產線、新產品等。〔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贛州高新區、贛州蓉江新區管委會〕

  15.加強應用基礎研究。

  建立省、市自然科學基金聯動支持機制,與省科技廳合作設立“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贛南蘇區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由贛州市制定項目申報指南,集聚全省的科技力量解決贛州的應用基礎研究問題。設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稀土集團—贛州市政府”四方聯合基金,聚焦稀土領域重點難點技術問題,支持開展基礎性、原創性科學研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6.縱深推進數字經濟。

  深入實施數字產業賽道趕超行動,聚焦電聲電子、離子電池等重點賽道實現重點突破,完善數字技術應用場景機會和產品清單發布機制,推動打造一批數字技術應用場景示范區,努力在5G、大數據、AI、北斗應用等方面有新突破,打造一批數字技術示范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推動數字經濟100個重點項目建設,力爭年度計劃投資達400億元。〔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

  17.強化農業科研攻關和推廣。

  聚焦市域“2+5+N”農業產業“卡脖子”技術問題,加強農業科技協同創新,重點圍繞臍橙采后貯藏保鮮技術、設施蔬菜綠色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稻稻油”周年高效生產技術等領域開展科研攻關,力爭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大臍橙、蔬菜、水稻等新品種選育和引進,加強興國莼菜、興國九山生姜、大余鴨等地方特色優勢品種提純復壯與研發。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團”和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作用,加大主推技術推廣,服務農業產業發展。聚焦機插、機烘等關鍵薄弱環節,開展農機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推廣農機新裝備、新機具、新技術、新模式,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依托贛南客家預制菜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機構,推進預制菜科研攻關、標準制定。示范推廣糧油作物新優品種100個以上,新增富硒產品認證50個以上,新增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100個以上。〔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贛南科學院、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18.助力民生領域創新發展。

  加大環境保護領域科研攻關,持續推進低碳零碳負碳和環保、儲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依托贛州市環保產業協會,加強產學研合作和科技轉化,推動解決污染防治攻堅節點難點問題。爭創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創建省級低碳零碳負碳示范工程。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推進省級碳達峰試點和市級低碳試點創建,鼓勵企業在新能源、工業、建筑等不同領域積極應用低碳技術。〔牽頭單位:市發改委;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

  (五)廣聚天下杰出英才,升級科技人員創造力

  19.穩步推進全域人才

  推動中心城區五區打造人才發展頭雁格局,指導各縣(市、區)緊扣“7510”行動計劃產業布局打造人才差異化發展格局,引導科研院所、高校、職業院校和重點企事業單位等用人主體著力打造人才集聚陣地。用好“贛州才服通”平臺,打造“虔才薈”贛州人才服務金字招牌,持續推進人才服務綜合體等重大人才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實現人才政策標準化、服務同城化、成果共享化。及時掌握各類人才平臺運行狀況,給予更大力度的資金、政策扶持,切實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平臺平穩有序發展。〔牽頭單位:市委人才辦;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

  20.發揮創新平臺聚才作用。

  持續支持保障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中國稀土集團、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引進培養一批全球一流稀金、生物醫藥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組織開展“校企雙進雙看”活動,繼續實施高校院所、企業科研人員“雙向雙聘”工作,推動更多科研創新成果在贛州轉化。搭建引才引智平臺載體,依托駐市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引導建立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合作交流的聯席議事制度。加強全市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等平臺的建設管理,力爭新建市級海智計劃工作站4家。〔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委人才辦、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科協〕

  21.深化人才融灣用才共享。

  依托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科創中心舉辦雙招雙引、科創大賽、項目路演等活動,強化與粵港澳相關產學研創新聯盟的對接合作,組織贛州科技型企業開展“走進創交會”活動,舉辦2024蘇區灣區齊攜手系列活動,吸引一批灣區高精尖緊缺人才及產業領軍人才團隊、灣區高層次人才項目落地。發揮人才基金作用,促進人才子基金快速落地并實現投放,挖掘早期優質人才項目。〔牽頭單位:市委人才辦;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科協、贛州人才集團、贛州發投集團〕

  22.優化引才安才措施。

  堅持按圖索驥、以需引才,摸準本地人才需求,抓住“秋招”引才黃金期,組織科研院所、企業、事業單位等用人主體,拿出崗位、待遇、編制前往全國相關高校開展系列組團引才活動。邀請“兩院”院士到我市舉辦院士贛州行系列活動,借助贛深合作契機,開展贛籍院士、客屬院士、灣區院士蘇區行等活動。深化“科技副總”等柔性引才方式,加大智能化招聘平臺推廣力度,持續推進贛州人才熱線網站建設。推進人才住房建設,加快人才小鎮、青年驛站建設,提高分配效率,積極協調解決人才子女入學、家屬安置、住房安居、醫療保障等實際問題。力爭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領軍團隊300個、產業急需緊缺人才6000人。〔牽頭單位:市委人才辦;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衛健委、市城市住房服務中心、贛州人才集團、贛州城投集團〕

  23.完善梯次育才體系。

  爭創各級各類人才工程,深入實施“贛才回歸”、省“雙千計劃”、市“蘇區之光”人才計劃。開展“贛州工匠”選拔,持續培養衛生健康“十百千”人才。設立市級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專項,持續實施市級重點研發計劃青年創新人才項目,大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牽頭單位:市委人才辦;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衛健委〕

  (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升級發展政策支撐力

  24.推動科技、教育、人才一體發

  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學院作用,強化校企校地合作,支持江西理工大學電子信息產業學院、贛南師范大學現代臍橙產業學院建設。爭取列入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建強國家級稀有金屬市域產教聯合體。支持江西理工大學“雙一流”學科建設,推進贛南師范大學申報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推動贛南醫科大學、贛南科技學院高品質辦學。深化深贛職業教育合作,推進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與贛州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合作辦學,加快和君職業學院二期等項目建設,打造贛南革命老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持續引導和鼓勵市屬(駐市)高校加大研發投入,力爭高校研發投入年增長20%以上。〔牽頭單位:市教育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

  25.探索科研院所發展機制。

  優化新型研發機構認定管理辦法,鼓勵設立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持續支持贛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贛州市工業數字研究院建設,推動各縣(市、區)圍繞首位產業、主導產業,引進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學家及科研團隊等共建高端研發機構。〔牽頭單位:市科技局;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贛州經開區、贛州高新區、贛州蓉江新區管委會〕

  26.深化科技人才評價改革。

  優化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評價方式,加快推進人才評價“破四唯”。鼓勵創新資源聚集的中心城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加強職稱人才管理服務,指導贛州市立醫院、贛南創新與醫學轉化研究院開展職稱自主評審工作。〔牽頭單位:市委人才辦;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教育局〕

  (七)優化創新發展生態,升級全域創新協同力

  27.推動科技金融良性循環。

  創新支持科技企業服務和產品體系,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定制多樣化科技信貸產品,提升“科貸通”“贛知貸”等科技金融產品服務質效。常態化組織科技型企業參加融資路演活動,助力科創企業對接各類投資機構,持續推進科技型企業上市掛牌。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作用,為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發揮贛州市政府產業引導基金扶持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搭建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鏈。〔牽頭單位:市政府金融辦;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資委,各市屬國企下屬基金管理公司〕

  28.提升科普宣傳服務水平。

  精心開展好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同心贛”志愿服務等主題活動,組織舉辦2024第三屆中國(贛州)永磁電機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贛州市第八屆“十大科技創新人物”評選表彰活動。力爭全年開展科普宣傳、技術培訓、技術指導、技術咨詢等科技服務活動100次以上。〔牽頭單位:市科協;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贛南科學院〕

  29.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高質量推進落實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方案,力爭在更多改革領域創造一批可復制推廣的“贛州經驗”。完善營商環境涉企問題處置機制,建立暢通高效的涉企問題受理服務渠道,健全接訴即辦、定期調度機制,全力抓好涉企問題的協調解決。推動市本級科技惠企政策資金全面實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并做好相關政策在省“惠企通”的運行保障工作。各縣(市、區)財政部門收到各類科技專項轉移支付指標文件后,應于30個工作日內將資金下達到項目單位,提升企業獲得感,打造新時代“第一等”營商環境。〔牽頭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30.營造公平高效市場環境。

  建成集合知識產權金融、轉化運營、專利導航等各項功能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圍繞我市“1+5+N”產業和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進一步擴大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推動知識產權金融產品落地見效。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抓好專利侵權糾紛調處,商標專項執法等工作。落實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科技創新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激發企業創新創造活力。〔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稅務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縣(市、區)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重要位置,發揮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把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成員單位。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指導,推動形成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科技創新工作局面。

  (二)加大科技投入。

  各縣(市、區)要持續加大科技財政投入力度,優化科技投入結構,拓寬科技投入渠道,提升金融支撐科技創新的有效性,構建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保障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順利推進。

  (三)強化輿論宣傳。

  各縣(市、區)要注重發掘和總結科技創新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拓寬宣傳渠道,加強科技宣傳,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

  (四)強化政策保障。

  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制定本行業推動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主動認領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取得實效。鼓勵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優化科技創新政策措施。

  附件:贛州市2024年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項目表

附件

贛州市2024年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項目表

單位:萬元

序號

項目名稱

隸屬

建設內容或建設規模

開工年月

建成年月

總投資

2024年計劃投資

備注

3203094

746350

一、新建項目

1

“生物醫藥江西省實驗室”建設項目

章貢區

項目以解決我國醫藥領域重大科技問題、推進我省創新體系建設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為目標,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生物醫藥省實驗室。

2024年1月

2029年1月

120000

30000

市級調度

2

贛州虹飛鎢鉬材料有限公司高性能鎢基功能材料精深加工產線數字化升級改造項目

章貢區

項目擬購置各類生產設備100余臺(套),并部署應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鎢精深加工產線數字化升級改造。

2024年1月

2025年12月

7500

3000

3

奇點勢能POSS涂層環保木器涂料研發推廣項目

南康區

自主研發新型POSS復合材料涂層,首次將其應用于環保木器涂裝,為解決現有木器噴涂VOC污染問題提供新的環保解決方案,并建成涂料有害物質實驗室。

2024年1月

2025年2月

2000

1500

4

明德新材無人機整機制造及研發項目

南康區

碳纖維無人機機架和整機研究開發,年產5000套工業級無人機機體及1500套整機項目,與高校院所開展科研合作。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20000

20000

市級調度

5

美克工業互聯網家具設計制造與檢驗檢測應用示范項目

南康區

建設一套基于云計算技術、應用于全屋實木定制家具,從店面家具設計、效果展示、工藝規劃、拆單,直連智能設備生產、客戶服務的全鏈軟件系統平臺。

2024年1月

2025年3月

500

400

6

普度航空新建10000架大載重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生產線項目

南康區

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通用航空解決方案,戰略布局智能無人機生產、銷售、維修、經營性租賃、培訓五大業務板塊。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10000

10000

市級調度

7

阿童船長AI智能研發項目

南康區

智能化學習功能軟件開發,個性化學習軟件系統,包括操作系統、學習輔助軟件、AI語音交互、界面與體驗等,進行軟件和硬件的集成和測試。

2024年1月

2025年4月

1000

500

8

贛州市鎳鋅軟磁材料研發技術創新中心項目

南康區

進行鎳鋅軟磁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深入研究磁性能的調控和改進。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滿足市場需求,增強產業競爭力。

2024年1月

2025年12月

785

400

9

贛州市新型環保阻燃家具產品研發創新中心項目

南康區

以攻堅家具自動化智造技術、通過基材的選用、添加阻燃劑以及物理結構的設計等方式來實現阻燃性能,通過添加化氫、磷酸銨阻燃劑,提供更好的隔熱性,水性LED光固化漆工藝技術、末端VOCs治理技術、新品種研發、新生產工藝創新等為目標,將自動化生產CAM信息系統與企業ERP管理系統相結合,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綠色環保。

2024年1月

2025年12月

800

500

10

動力電池三元前驅體材料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贛縣區

騰馳與上海交大研究院博士后團隊攻關三元前驅體技術,延伸產業鏈,引進先進設備及智能化控制系統,建設智能綠色工廠,將年產14萬噸三元前驅體。

2024年1月

2025年12月

105000

55000

市級調度

11

潛行創新家用儲能電池產業基地和清潔機器人產業基地項目

贛州經開區

主要生產便攜式儲能電池、清潔機器人。

2024年3月

2025年12月

53000

14000

12

康達新能源年產2萬噸導電漿料生產線項目

贛州經開區

主要生產導電漿料及上游關鍵原料人造石墨烯、碳納米管粉體。

2024年1月

2024年7月

12000

12000

13

大學城暨信豐縣職業教育教學中心一期建設項目

信豐縣

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現代產業學院宿舍、食堂等配套設施。

2024年1月

2025年12月

71000

10000

市級調度

14

贛州悅鋰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1.2萬噸鋰電池材料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大余縣

本項目是大余縣新能源新材料中試基地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利用退役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及廢料加工成1.2萬噸鋰電池材料,建設內容包括生產車間,研發中心、原料成品倉庫等,建筑面積約8000平方米。

2024年6月

2024年12月

10000

10000

市級調度

15

江西元澤鎢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600噸鎢合金制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大余縣

該項目為元澤鎢鉬企業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主要建設生產廠房、研發中心、倉儲用房、行政辦公及配套設施等,另配套完善項目區域內給排水工程、電氣工程、暖通空調系統、消防設施、環保設施、綠化工程、道路及硬化工程等基礎配套設施工程。

2024年6月

2025年12月

12000

5000

市級調度

16

江西悅清復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纖維材料中試項目

大余縣

購買中試設備,建設中試生產線1條。

2024年4月

2024年12月

1000

1000

17

大余明發礦業研發中心裝修及設備采購項目

大余縣

研發大樓裝修,采購研發設備等。

2024年4月

2025年9月

1000

800

18

安遠松遠林業化工年產3000噸松香600噸松節油技術改造項目

安遠縣

新增一臺3噸燃氣蒸汽鍋爐和一臺2噸燃氣導熱燃爐,新增400立方松節油儲罐及新增松香連續蒸餾器等。本項目技術升級后擬引進下游黏膠樹脂生產線和橡膠樹脂生產線。

2024年1月

2025年5月

7349

4000

19

安遠縣綠色智慧充電綜合體建設項目

安遠縣

整合全縣現有停車平臺資源,分區域建設新能源充電站,建設充電樁,加快安遠縣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速度,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打造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蓋全縣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2024年1月

2025年5月

8000

6100

20

贛州惠盛環保材料有限公司加氣磚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

安遠縣

新建2棟廠房,建筑面積為4122.34平方米,購置加氣磚生產線澆注處理設備、原材料處理系統,在現有產能基礎上提升30%以上。擴建廠房、車間、變大器增容等硬件設施,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2024年1月

2025年5月

12000

5600

21

中國電信中部云(龍南)數據中心項目

龍南市

建設可視化智慧應用平臺、工業互聯網展示平臺、辦公和標準化數字機房,并提供基礎設施服務(IaaS)、平臺服務(PaaS)、軟件服務(SaaS)等智慧應用。

2024年1月

2028年12月

50000

12000

市級調度

22

贛南醫科大學龍南分校項目

龍南市

建設康復護理學實驗室,功能涵蓋實驗教學的改革研究、資源共享、實施管理、成果應用等;建設實驗實習教室,包括實驗教學示范室、無菌操作實訓室、實訓室、準備室等,使用面積3萬余平方米,配套相應實驗儀器設備;建設數字化教學系統,包括智慧教室、智慧錄播互動教室、常態化錄播教室等;建設教室、圖書館、體育用房、辦公用房、會堂、宿舍、運動場等,使用面積12萬平方米。

2024年1月

2024年8月

30000

30000

23

龍南市潤貝新材料有限公司航空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龍南市

主要生產經營航空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航空電子產品研發及生產,航空精細化工品研發及生產。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辦公樓、綜合樓、研發中心、廠房等。

2024年6月

2025年12月

16000

8000

市級調度

24

江西秦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數控機床整機及配件數字化技術改造項目

全南縣

建設廠房及研發中心大樓,對產線進行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效率。

2024年1月

2025年4月

14200

8000

市級調度

25

定南縣生物干細胞實驗室研究院建設項目

定南縣

項目總面積8700平米,總體布局分為南北兩棟,建設科技展廳和醫療區。

2024年1月

2025年10月

9000

5000

市級調度

26

興國縣優必選高德斯智能制造項目

興國縣

高端精密生產制造(融合科教、文旅產品)、伺服舵機研發中心(研發新型舵機)、與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所(贛州)建立聯合實驗室。

2024年2月

2025年6月

50000

30000

市級調度

27

鄉創科技現代農業示范園清水蛙繁種及工廠化養殖項目

寧都縣

建設占地面積150畝年產值2億元規模的清水蛙繁種及工廠化養殖基地以及占地面積50畝的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區。

2024年4月

2024年12月

4000

4000

28

寧都中學生物學科普教育基地(李蓬院士樓)項目

寧都縣

設三大陳展板塊:生物科普廳、李蓬院士專題廳和實驗研究室。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50

50

29

廢棄棉紡織品循環利用技術創新中心項目

于都縣

購置部分再生棉研發設備,進行廢棄棉紡織品循環利用技術研究。

2024年2月

2025年5月

10500

6500

市級調度

30

佰才邦5G通信信息技術研究項目

于都縣

進行5G通信信息關鍵技術的研究,技術成果應用于5G全系列終端產品。

2024年1月

2025年8月

14500

9300

市級調度

31

蘭科植物規模培育技術研究中心項目

于都縣

建設蘭花種苗培育中心、藥用蘭科植物研發中心。

2024年1月

2025年4月

4800

2400

32

濟民可信新廠房栓劑、合劑實驗室項目

瑞金市

項目購置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先進研發及檢測儀器設備,配套建設空調系統、純化水系統、藥品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和國內領先的質量控制信息化系統,建立健全中藥創新藥生產研發的科學實驗環境。

2024年1月

2024年6月

5000

5000

市級調度

33

智慧工廠一期項目

會昌縣

建立集經營管理與生產經營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以 “安全、綠色、效益”為核心建設國內一流的生產自動化、管理可視化、能耗最優化、運營智能化、監控診斷遠程化的化工一體化產業鏈智能工廠。

2024年3月

2024年12月

2500

2500

市級調度

34

聯鍇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會昌縣

建設氟化產品化驗、檢測為一體的研發大樓。

2024年3月

2024年12月

2200

2200

市級調度

35

江西軒爾科技5G智能制造項目

尋烏縣

利用大數據、5G物聯網等智能技術鏈接設計、生產、管理等全流程環節,構建全套服裝智造精益生產線。

2024年1月

2024年8月

5000

4500

市級調度

36

巧耕人家綠色富硒蔬菜科學種植與加工技術研究項目

尋烏縣

完善研發試驗場地,采購檢測和工藝等設備,開展綠色富硒蔬菜科學種植與加工技術研究。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3000

3000

市級調度

37

石城縣年產15000噸速凍餡餅、速凍面點食品項目

石城縣

主要對速凍餡餅、速凍面點進行研發,引進高端智能化生產線,進行批量生產。成功組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組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3000

3000

38

石城縣PTC加熱器智能化設備改造提升項目

石城縣

主要對原有PTC加熱器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提升,實現PTC加熱器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相關技術申請發明專利。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2500

2500

39

石城縣CNC精密氣動設備研發生產項目

石城縣

采用先進的CNC精密加工工藝生產精密油泵、自動化噴槍等精密氣動設備;積極組建市級技術創新中心。

2024年1月

2024年12月

6000

6000

市級調度

二、續建項目

40

抗病毒GP681研發生產項目

章貢區

項目利用青峰二期廠房,研發、生產、銷售國內首個新機制抗流感藥物GP681片(I類創新候選藥物),用于治療甲型和乙型流感。

2021年1月

2015年12月

15000

500

41

贛州低空經濟產業園數字塔臺指揮平臺項目

南康區

贛州低空經濟產業園數字塔臺系統,該系統通過數字塔臺嚴密監控著無人機的整個飛行過程,并全程為轉場飛行提供監視服務、氣象服務和情報服務,進一步提升低空運行保障能力。

2023年1月

2024年12月

500

400

42

面向實木家居個性定制的設計制造一體化(家具家裝融合工業互聯網)平臺項目

南康區

建立基于零部件設計、部署、制造、維護的全生命周期工業互聯生產系統體系、架構及數據標準,創立實木家居基本零部件標準工藝庫,打通從設計到制造的全產業鏈信息與數據,通過生產系統智能排程、生產參數及機代碼自動生成,減人增效,實現工業4.0環境下的個性化、智能化生產,填補該領域國家空白。

2023年1月

2024年12月

2000

1000

43

虛擬數字人場景應用項目

南康區

打造虛擬數字政務員工、推進虛擬數字人的應用落地、創建南康人工智能設計平臺,賦能南康家居品牌增值、助力打造南康家居“百城千店”海外版,助力更多南康家居品牌出海。

2022年2月

2024年12月

5000

500

44

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項目

贛縣區

中科院一期及相關配套項目,組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稀土資源綠色利用與新材料應用綜合試驗平臺,重點項目研發等。

2021年7月

2025年12月

719700

60000

市級調度

45

中科融合贛江源創新產業園建設項目

贛縣區

打造集企業孵化、中試及會務、商住一體的融合園區。培育與贛州高新區主導產業相關及配套的高科技企業。

2021年8月

2025年12月

630000

60000

市級調度

46

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人才小區項目

贛縣區

項目總建筑面積12.615萬平方米,共計21棟住宅樓和配套的社區服務用房,以及小區道路、綠化、給排水工程等配套基礎設施。

2022年6月

2027年5月

63100

2000

47

贛州市工業數字研究院項目(院士專家成果轉化平臺項目)

贛州經開區

內設實體化贛州市院士專家成果轉化平臺,集部級重點實驗室、智算中心、市級產業數字大腦、陽明數字學院,新能源特種機器人移動平臺總成、AI智能制造裝備生產線、工業數字化產品生產與銷售等多功能設施為一體的數字未來園區。

2022年5月

2025年12月

13000

2000

市級調度

48

賽可韋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贛州經開區

年產動力電池正極材料2萬噸,年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5萬噸。

2023年10月

2025年5月

200000

110000

49

高性能再生稀土永磁材料關鍵制備技術產業化項目

贛州經開區

本建設項目分兩期建設,項目建成達產后,將形成年產5000噸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的生產能力。

2021年12月

2024年12月

7000

5000

50

贛州大數據產業園項目

蓉江新區

規劃建設城市大腦、數據中心及配套辦公,項目建成后將推動贛州市數字經濟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產業轉移與數據資源輻射,實現大數據龍頭及骨干企業集聚發展。

2021年10月

2025年12月

154900

8000

市級調度

51

和美醫藥新藥和企業“雙上市”項目

信豐縣

進行原創新藥研發臨床試驗,主要用于臨床CRO、臨床供藥生產及新建年產10億片制劑生產線。

2019年12月

2024年12月

300000

10000

市級調度

52

江西東騰鋰業年產3GWh4680等鋰電池研究開發項目

大余縣

新建辦公研發樓,研究開發鋰電池,采購研發設備、檢測設備等。

2023年6月

2024年6月

5000

2000

53

江西希爾曼新材料公司鋰電池材料產品研發項目

大余縣

新建研發廠房3000平方米,購置研發設備4套等。

2023年1月

2024年12月

3000

1000

54

贛州品信有限公司鎢條、鎢鐵合金及硬質合金研發項目

大余縣

新建研發中心800平方米、購買研發設備5套。

2023年1月

2024年4月

2000

1000

55

贛州睿賽珂新能源材料技術有限公司鋰電池梯次利用及綜合回收研發項目

大余縣

裝修建研發中心1100平方米,購置研發檢測設備4套等。

2024年6月

2024年12月

800

800

56

昶聯材料科技(贛州)有限公司年產25億件精密金屬制品(MIM)研究開發項目

大余縣

建設檢測研發中心900平方米,購買研發檢測設備等。

2023年1月

2025年6月

1500

800

57

耐候性竹材料及竹制品研發生產項目

上猶縣

新建車間和研發中心,研發生產竹工程材、竹裝飾材等竹材料和竹制品。

2023年1月

2025年7月

7000

2000

市級調度

58

高強度高韌性電線電纜輔材和高端阻燃和高性能對位芳綸復合膜新材料及蜂窩板產品研發生產項目

上猶縣

新建研發生產設施,研發生產高強度高韌性電線電纜輔材和高端阻燃、高性能對位芳綸復合膜新材料及蜂窩板產品。

2023年1月

2024年10月

1800

600

59

年產50000噸動力鋰電池梯度循環利用產業化項目

崇義縣

投資金額2億元,一二期建設可回收廢舊磷酸鐵鋰電池,以生產30000t/a 電池級磷酸鐵和磷酸亞鐵鋰正極材料產線。

2021年12月

2024年12月

20000

5000

市級調度

60

透明導電膜 (MDSNR)制造基地項目

安遠縣

建設研發技術創新中心,購置原片清洗機、擦拭清洗機、全自動切膠機等設備,生產透明導電膜、智能觸控模組、智慧車載器件、新型 LED 器件等產品。

2023年3月

2024年12月

55000

20000

市級調度

61

江西榮暉電子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及成果轉化項目

安遠縣

完成二期廠房及倉庫建筑面積33000平方米裝修,擴展研發場地,購置設備,研發生產高多層板和HDI產品。

2023年2月

2025年12月

50000

20000

市級調度

62

寧都縣上海東方畜牧有限公司新建現代化生豬產業鏈項目

寧都縣

全自動化100萬頭生豬屠宰生產線、5萬噸肉制品深加工生產線及冷鏈養殖一體相關配套產品生產;種豬繁育技術研發。

2023年9月

2025年6月

200000

80000

市級調度

63

寧都縣高標準富硒農產品育苗基地建設項目

寧都縣

建設富硒水稻育秧基地,臍橙育苗中心,蔬菜育苗中心,油茶、茶葉育苗基地。

2023年6月

2025年6月

17000

5000

64

江西權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觸摸屏生產項目

瑞金市

辦公面積10000平方米,采購印刷機等觸摸屏生產配套設備,項目建成后年產300萬片觸摸屏。

2023年8月

2024年6月

10000

5000

65

江西金合年產1206噸特種稀有金屬新材料項目

會昌縣

主要建設生產車間、倉庫、公用工程間、控制室、氯氣庫、污水處理池、辦公樓、化驗樓等,建筑面積約13145平方米。以及新購置輔助生產設施。

2023年1月

2025年12月

32610

10000

(責任編輯:chaifeier)

原文鏈接:

THE END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