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贛州經開區經發局、贛州高新區科創局、贛州蓉江新區社管局,市屬(駐市)高校、科研院所,有關單位:
為推進應急管理科技自主創新,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現將2024年度贛州市“科技+應急”聯合計劃共1個研究方向的項目指南(附件1)予以發布。請根據申報須知和項目指南要求,認真組織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組織申報要求
(一)申報單位基本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應為在我市注冊一年以上(2023年4月2日前完成工商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含中央、省駐市單位)。市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可作為合作單位參與申報項目。
2.鑒于《贛州市“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和《贛州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技術支撐需要,項目牽頭申報單位需聯合一家江西省級應急系統單位作為項目參與單位,負責項目協作研究等工作。
3.項目申報單位應具有與項目實施相匹配的基礎條件,有研發經費投入,具有完成項目所必備的人才條件和技術裝備,有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
4.沒有研發投入的企業,不得申報市級科技計劃項目。企業申報“科技+應急”聯合計劃項目,原則上要求其上年度研發經費支出應達到所申請財政資金的4倍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擬申報項目,要求其上年度研發投入強度必須達到3%。研發投入證明需以輔助賬或財務報表、審計報表等形式作為附件材料上傳。
5.行政機關不得作為項目申報單位和合作單位。
(二)申報人員基本條件
1.項目負責人須為申報單位在職人員,項目申報人原則上年齡不超過58周歲(1966年4月2日(含)以后出生)。
2.項目負責人應具有博士學位(不含在讀博士生、脫產研究生)或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在職在崗人員。申報人受聘多個依托單位的,只能通過一個依托單位申報,參與人與申報人不是同一單位的,參與人所在單位視為合作研究單位,合作研究單位不超過3個。
3.受聘于市內單位的外籍科學家及港、澳、臺地區科學家可作為項目負責人,全職受聘人員須由市內聘用單位提供全職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職受聘人員須由雙方單位同時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為項目申報附件材料一并提交。
4.項目申報人應在相關技術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熟悉本領域國內外技術和市場動態及發展趨勢,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
5.申報項目受理后,原則上不得更改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6.各級政府公務員不得參與項目申報。
(三)申報限項要求
1.申報人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在研項目不得超過2項;每人每年申報項目不得超過1項。
2.在研項目合同到期(含申請延期到期)而未驗收的(包括未按規定在項目合同到期3個月前提出申請的),主要參與人(前3名)不得新申報項目。
3.同一個項目不得通過多個推薦單位申報,一經查實將取消所有項目評審立項資格,并納入科研誠信黑名單。
(四)其他要求
1.項目組全體成員、項目申報單位、合作單位誠信狀況良好,無在懲戒執行期內的科研嚴重失信行為記錄和相關社會領域信用“黑名單”記錄。項目申報單位及項目申報人在申報時須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對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信用承諾。
2.多個單位聯合申報的,各方須簽訂聯合申報合作協議,明確約定項目申報單位、參與單位承擔的研究任務、考核指標、專項經費比例和知識產權歸屬等,并作為申請書的附件材料提交。合作單位只可與一家牽頭申報單位聯合申報同一項目,不得多頭聯合申報。
3.項目申報材料和相關證明材料不得包含法律禁止公開的秘密內容或申報人要求保密的內容,如涉密需脫密后提交。
二、項目申報受理
(一)申報受理流程
項目申報采取線下申報的方式進行,由項目申報人填寫項目申報書(見附件)、申報單位和推薦(主管)單位審核后送市科技局受理。
(二)申報推薦時間
項目受理截止時間:2024年5月17日。
各相關推單位應在規定時間內將項目申報書一式7份和推薦匯總表(須加蓋單位公章)送市科技局農村與社會發展科,電子件發送到指定郵箱gzkjj613@163.com。
三、政策業務咨詢及聯系方式
市科技局農村與社會發展科 賀光曙,電話:8991577
市應急管理局應急事務保障中心龔善博,電話:8996025
贛州市科學技術局 贛州市應急管理局
2024年4月3日
上一篇:
新型電子顯示及半導體產業鏈(西安—咸陽共建)“專精特新”企業主導產品和優勢技術供需對接清單
下一篇:
廣西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開展2024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專項審計機構申報工作的通知(桂高認字〔2024〕12號)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
本站(華夏泰科)部分信息來源于有關部門官方公示信息,本站進行整理發布,如果信息涉及侵權,請提供權屬證明,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TOP
客服
電話
微信